
木屋的基礎(地下室)是鋼筋混凝土澆筑的。上面幾層的木結構房子,就從這幾塊墊底的木板開始搭建啦。在澆筑混凝土地下室頂板時候要留下預埋鐵件,鐵件之上連接的第一塊平放的木板,是經過處理的防腐木(CCA或者ACQ)。CCA或ACQ,在所有外露構件上都要用到,后面還能見到不少。

從基礎突然就到安裝墻體了?是不是有點太快了?怎么一下子墻體就豎起來了?其實,在地下室施工期間,墻體就已經開始加工了,木結構房屋的優勢,就是所有的木構件都會在工廠完成加工,然后運輸到現場直接組裝。所以,當然是基礎木板安裝好了,就能安裝墻體了??吹搅税?,墻體中的骨架,是一塊塊矩形木塊,專業術語叫規格材,由北美產云杉、花旗松、冷杉等原木加工成2×4、2×6、2×8、2×10(英寸)等規格的方木,英文簡稱SPF,屋架也是由這種規格材組成;墻面好似我們常見的刨花板,這個板子叫做OSB板,是用原木的碎片高壓膠合而成,其強度非常高,厚度為12-15mm。

門窗洞口邊上要加強,2-3塊SPF疊加,所有的電線管都可以埋在墻體里。

立柱和大梁的材料不是用規格材(SPF)組成的,它們是工程木,在輕型木結構中使用單板層積膠合木,英文簡稱LVL,就是用上述原木裁成薄片層積加壓膠合成各種尺寸,作為房屋梁、柱用材(承重構件)。樓板由工字形梁組成,專業術語叫木擱柵。工字形梁,是由LVL和OSB組成,上下的翼緣是LVL,中間的腹板是OSB。

內墻也是用SPF做骨架,用保溫棉填充后,兩邊封上防火石膏板,就成了內墻。

工字形梁之間用剪刀叉一樣的小木塊支撐固定,增強樓板的剛度(整體性)。



屋架也是按照設計圖紙早就加工好了,運到現場準備安裝,其存放時候很講究,必須保證平整,否則時間一長就會變形,影響結構安全。



建好之后,閣樓里的空間別有洞天。

屋架各塊木板(SPF)之間的連接主要是釘子,重要部位是用的不銹鋼齒板。

煙囪也是木制的?壁爐的的火苗躥上來,豈不點著了?其實煙囪的內部是鋼制內膽,連接壁爐的是內膽。




屋面瓦為玻纖瓦,,具備良好防水性能。

原來這層紙叫呼吸紙??蓜e小看的這層紙,整個木結構的防潮主要靠它。呼吸紙是木結構房屋的保護膜,是一種單向透氣層,能阻止室外潮氣進入室內,室內的潮氣內能排出,保持木材干燥,含水率平衡。


檐口板采用質地最好不易變形的水杉木,需防腐處理。水杉木因常用于桑納房,不論高溫或潮濕都不變形,故檐口板在業內俗稱“桑納板”。外墻呼吸紙外釘木條是外墻掛板的龍骨。

室內水、電、氣、暖施工,機電設備安裝,所有管線均可埋入墻內、樓板內及屋頂內。


管線預埋完成后,采用環保巖棉填于充墻體墻骨之間、樓板木擱柵之間和屋架下弦之間,蒙上一層塑料布之后,再用防火石膏板封閉。

屋頂的保溫棉敷設之前要先封閉防火石膏板,工人再進入屋架空間內填充。

下面開始外立面裝飾施工了。

A、外墻涂料:都鐸風格外墻為巖砂外墻涂料,草原風格二層外墻為普通彈性膩子外墻漆。其基層處理方法為:先把30mm厚聚苯板用牛眼釘固定在OSB板上,蒙上網格布后再用強力膠砂漿2-3mm抹灰層抹平整,砂漿強度滿足要求后即可做涂料。
B、外墻面磚:草原風格一層、喬治亞風格和都鐸風格(均按設計師要求采用手工陶制磚),其墻面基層處理與涂料一致。
C、外墻掛板:工匠風格外墻使用。外墻掛板分為三種品質:木材、水泥纖維和PVC。其中木材掛板(包含防腐處理和外面清漆)價格很高,PVC很便宜但顯得檔次很低,故我們采用水泥纖維掛板外刷普通外墻漆的方式。這種掛板面層做成木材的紋路,刷上外墻漆后效果類似于木材,不用經過防腐處理,耐久性好,維護簡單。其基層處理方法為:在呼吸紙外面將防腐木龍骨釘在OSB板上,再將掛板釘在龍骨上。掛板的裁取長度要予以控制,拼接不能出現通縫,拼縫處打膠要采用專用工具抹平。
D、石材:每種風格均有石材墻面,采用傳統的干掛方式施工(不銹鋼龍骨)。
E、線條和窗套:國外通常使用防腐木或聚氨脂線條,價格較高,我們先后采用過聚苯板、擠塑板做成線條,成本雖低但效果不太好(溫度應力作用下易變形),最后發現平板水泥掛板(不帶仿木紋路)裁取后效果能滿足要求,且價格遠遠低于防腐木或聚氨脂。












